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史他汀藥(Statin類降血脂藥物)副作用的中醫觀點

中醫師 鄧雲立


2012/03/01關於降血脂藥物的新聞~~~服史他汀藥 恐記憶混亂…    


維基百科可以搜尋到英文的statin類藥物說明如果看不懂也沒關係,這裡有其中一樣藥物Simvastatin的中文維基百科解說這些藥物(學名)包括:Mevastatin, Lovastatin, Pravastatin, Simvastatin, Atorvastatin, Cerivastatin, Fluvastatin, Pitavastatin, Rosuvastatin 等。它們都是以~statin來命名的。


先跟大家介紹今天的重點:膽固醇。聽到膽固醇,大概有八成的人把它視為一種不好的東西,因為它總是在你的健檢報告上亮紅燈,然後醫師就會跟你解釋說:「你血油(台語)太高了啦!」。其實膽固醇是人體需要的物質,可以從食物中攝取,也可以從體內合成。膽固醇是細胞膜的組成物質之一,也是多種內分泌激素的原料和膽汁的原料。


大家最擔心的就是過多的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裡造成動脈粥狀硬化,血管硬了,血壓的調控就不好,管壁容易受損、堆積、阻塞,然後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中風這類藥物就是去抑制體內合成膽固醇的機轉,讓你的身體不要合成這麼多膽固醇。臨床上很多膽固醇過高的病人,不是嗜吃美食不避油膩、重口味,就是過勞。中醫把油膩口味重的食物叫做肥甘厚味,這類人叫做嗜食肥甘厚味,在古代多是一些權貴,吃東西講究,又好逸惡勞,身體消化不掉太多的營養而導致疾病叢生。


過勞會使肝臟受損,這裡講的過勞不一定是指體力上的勞動,其實多半是壓力緊繃的生活步調下的產物,像是電玩一打就十幾個小時的網咖留戀者、熬夜寫程式抓Bug的工程師、分秒必爭又有交稿壓力的記者、勞心勞力照顧重症患者的家屬,甚至是穿越到清朝步步驚心的若曦....這些人容易有脂肪肝,血脂肪(包含膽固醇)也容易升高,這就是為什麼在西醫這麼需要這些降血脂的藥物。而這篇報導中的statin類藥物是比較新一代降血脂的常用藥。所以西醫對這件事的反應會比較大,因為這是很重要的一項武器,最後他們的結論也是認為使用這些藥物的利益大於弊害。


以下我用簡化說明的中醫觀點來討論一下這類statin藥物的副作用,如有不同見解歡迎指教。


=========================================================


原本建議服用史他汀類藥物患者需要定期檢測肝臟酵素數值,現在要求用藥前就得先檢測肝臟酵素數值。這類藥物主要由肝臟代謝。約有1%的病人服用這類藥物以後會造成藥物性肝炎,肝指數會上升到正常值的三倍左右,使用這類藥物要定期追蹤肝指數。所以它對肝有不良的影響,可能造成肝氣鬱滯。

Statin類藥物會造成失憶症、記憶混亂的問題,但其為非嚴重、可逆性記憶損傷,且與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失智症沒有關聯。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記憶力與心、脾三臟的虧虛,還有痰濁、肝氣鬱滯有關。藥物損害心、脾會造成氣血不足,影響思考記憶,損害到肝就會造成肝氣鬱滯。由於這類藥物也算是清除血液中的痰濁,所以不是製造痰濁影響記憶。

Statin類藥物可能讓血糖上升,增加糖化血紅蛋白濃度。當藥物損害到肝臟和胰臟的時候血糖就會上升。胰臟在中醫也算是脾的範圍,所以它影響了肝、脾二臟。

Statin類藥物與某些藥物併用,可能增加肌肉損傷風險。這類藥物常見的問題就是造成橫紋肌溶解,心肌和骨骼肌(就是我們身體表面的這些肌肉)都是屬於橫紋肌,腸胃道和臟器內壁、血管內的是平滑肌。橫紋肌溶解後這些物質跑到腎去對腎會造成不良影響。中醫說脾主肉,所以從這個觀點來看,它影響了心、脾、腎三臟。

所以statin類藥物主要影響了中醫裡的心、肝、脾、腎。在預防或治療這些副作用方面提供下列幾個方劑當作參考,臨床上還是需要根據患者體質調整藥物:

歸脾湯
心脾不足方面可選用歸脾湯,主治健忘失眠、神經衰弱、心臟病、貧血等,可安神及補益心脾。

濟生腎氣丸
濟生腎氣丸可補腎利水,避免腎臟損傷,也可滋養肝臟。主治腎氣不足之健忘、夜尿、慢性腎炎、糖尿病等。

大柴胡湯
保護肝臟方面可選用大柴胡湯,其組成藥物中的柴胡有降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的功效,黃芩也可以幫助膽汁疏瀉,避免膽固醇沉著。此方可治療肝臟機能障礙、胰腺炎、糖尿病等。